中国赛车网购物区,车迷来看看
查看: 1142|回复: 1

[转帖]现在,网上流行偷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0 20: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首先说一下,“偷听”这个概念不是我发明的-----早在N天前,媒体上一个关于“偷听纽约”的豆腐事就勾起了我的兴趣:在一个有800万人口的城市,总有人会说出奇怪的话或讲些趣事,这些奇言逸事又总会被旁人听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比如地铁里有一个家伙说:“是啊,这些天小孩容易丢,不安全。”或者,一个女人正在打手机:“老实说,我宁愿跳钢管舞。” <BR>  ?? <BR>  不要说这个概念很委琐,甚至变态,相反我认为它是一个伟大的事物。这是一个物质的时代,也是一个虚无的时代。文字写手在拼命制造空洞的故事,成群的人在迷茫用它们填补着精神的空白,还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当如此的“文化快餐”弥漫开来,一个装神弄鬼的时代即将盛行。“偷听”是对这个时代最真实的记录和表达,不用渲染,不用修饰,一切来得那么活色生香,像一张用傻瓜相机随意留下的照片。 <BR><BR><BR><BR>  3年前一次无意间的偷听行为,使美国人弗里德曼突发奇想建立了一个“偷听纽约”网站,专门记录纽约市各色人等的谈话瞬间。如今网站一个月有400万的访问量。受他的启发,一个名叫小刀断流的中国网友如法炮制,在天涯论坛发表了一篇《偷听北京》的帖子。短短一个月,此帖点击率已突破4万,并被许多论坛转载。 </P>
<>&nbsp;</P>
<><BR><BR>  活色生香记录社会 <BR><BR>  “您抱这么大块玻璃,扎到人怎么办?即使伤不到人,也会有潜在的危险。买票,算两个人的!”——973路,一个民工抱着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玻璃挤上了车,引起了其他乘客的不满。男售票员更是有意见,用唐僧“大话式”的批评让这个民工买了两个人的票。(摘自《偷听北京》) <BR><BR>  “不要说‘偷听’这个概念很委琐,甚至变态,相反我认为它是一个伟大的事物。”小刀断流解释说,“偷听”是对这个时代社会生活最真实的记录和表达,不用渲染,不用修饰,一切来得那么活色生香,像一张用傻瓜相机随意留下的照片。 <BR><BR>  记者了解到,初到北京的小刀断流,涉足的公众圈子只有站台、饭馆、公交车厢、商场等,他觉得“偷听”真实语言记载的人们的喜怒哀乐,能收获不同一般的东西。 <BR></P>
<>&nbsp;</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20: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偷听北京---一个城市无意而真实的秘密 <BR><BR>1.“OK,5毛,好勒,谢谢您了。各位GOOD拜拜!” <BR>------八王坟站,一个卖报的老人把在吆喝了三分钟“最后一份报纸”后,终于为手里的《法制晚报》找到了买主。他欢喜地接过5毛钱,然后用地道的京腔向一群等车的人打了个招呼,穿过缓慢的车流扬长而去。 <BR><BR>2.“您抱这么大块玻璃,扎到人怎么办?即使伤不到人,也会有潜在的危险。买票,算两个人的!” <BR>-----973路,一个民工抱着一块一平大小的玻璃挤上了车,引起了其他乘客的不满。男售票员更是有意见,用唐僧“大话式”的批评让这个民工买了两个人的票。 <BR><BR>3.“现在都六点了吧,我七点前可能赶不到。这路上堵车太厉害了。” <BR>-----一个戴着眼睛的小姑娘正在打手机,这一句话让身边的纷纷回头。下班的时候我专门看了下打卡的时间:19:06。而我又等了20分钟的车,那么现在应该是…… <BR><BR>4.“哎!哎!这怎么能放一块呢!” <BR>-----酒仙桥一小超市,我前面的一个女孩子对收银员表示不满。收银员一边说着“没有关系啊”,一边扯下一个方便袋,把卫生巾呆在一起的牙刷装了进去。 <BR><BR>5.“这上面的,就是17、18楼的,都卖出去了,现在涨到9000多吧。” <BR>-----小区内,三个老人站着唠家常。其中一个指着身旁的一个楼说。9000多一平其实也不贵,北京是什么地儿啊。我清楚地记得《和你在一起》里面,一个破旧楼房的房东对刘成说:“在北京,找房子比找媳妇都难。”</P>
<>-------------------------------------------------------------------------------- <BR>1.“来,您过来坐吧。” <BR>-----公交车上,一个靠窗的老太太起身招呼过道上站立的老先生。而离老先生更近的邻座上,一个30多岁的女人坐如铁钟。 </P>
<></P>
<>2.“这个肯定不是刘德华,现在拍电影都用替身。” <BR>-----饭馆内的电视上,正在播放电影《大块头有大智慧》,刘德华的壮男造型让食客们神情专注。一个民工模样的人对同桌这么说,很见多识广的样子。而事实上他就是刘德华,这一身肌肉化装据说花了上百万。 </P>
<>3.“欢迎光临,欢迎选购好炖。好炖促销优惠!” <BR>------外国人做生意,最懂得如何优化使用员工的每一个“用途”------日本人开的SENEN-ELEVEN快餐店,所有的店员在双手忙碌的同时,嘴也被安排用来彼此起伏地吆喝。 </P>
<>4.“小姐,你会说英语吗?” <BR>-----中午,一报刊厅老板询问一个前来买杂志的姑娘,旁边一个高大的老外也抱一期待的眼光。 </P>
<>5.“妈妈,你们是什么东西。” <BR>-----早上,一个操着浓厚四川话的民工和妻子因为售票员不报站而坐过了路,和售票员争执了半天,司机也没有开门,还因为脏话引来车上的人纷纷指责。到站下车的时候,他对着满车的人一通乱骂。<BR>
<>&nbsp;</P>
<>-------------------------------------------------------------------------------- <!--悬赏贴信息:结束--><!--酷动表情:开始--><!--酷动表情:结束--></P>
<>1.“你有压力,我闲着了不是?你冲我脾气有意思啊?” <BR>-----大清早的,老程和他的妻子在屋里进行“两伊战争”。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巴士大叔的那句名言:“你有压力,我有压力,你为什么要来挑衅我?” </P>
<P></P>
<P>2.“你不想我怎么办?” <BR>-----北京西站,52候车厅,我送一个朋友回家,背后坐椅上一对小情侣昵昵歪歪。这样的话听别的女孩说出来怎么感觉这么幼稚呢?自己的女友除外。 </P>
<P>3.“车都开半天了,你早干什么去啦!” <BR>-----剪票口关了,一个来晚的乘客想从另一个车次的剪票口过去,遭到了拒绝。全国的火车站是不一样的,但工作人员的野蛮是一样的。 </P>
<P>4.“这学校行啊,今年光四中就考上了20多个。” <BR>-----亮马豪城外的河边,两个妇女提着大包小包的蔬菜在聊天。其中一个妇女旁边站着一个文静的小女孩。依稀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和妈一起出去,每当遇到亲戚什么的,对方总要把我学习的事拉过来说说的,很多时候,我也是这么站着,像一捆可以行走的菜。 </P>
<P>5.“绝对是玛瑙的。你看塑料的是这个色儿。” <BR>------路灯下,摆地摊买小饰品的摊主给一小青年看一个手链。小青年看了会,掏出7块钱买走了这个“绝对是玛瑙”的手链<BR><!--悬赏贴信息:开始--><!--悬赏贴信息:结束--><!--酷动表情:开始--><!--酷动表情:结束--></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赛车网论坛 ( 沪ICP备15026038号-1 )

GMT+8, 2025-4-30 17:16 , Processed in 0.0588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 Singcer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