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2000cc組分拆,分別為N2000和S2000,採用與國際接軌的賽例,有助於中國廠商發展可以參加國際賽事的賽車,N組採用現時2000cc的車手限制,S2000則採用康巴斯方程式的車手限制,且外籍車手名額作限制
1600cc發展獨立賽例,短時間內保留現時的車手限制,長遠應改為康巴斯方程式的,參賽隊伍應該增加
原因:與國際接軌的賽例,有助中國汽車和賽車打入國際市場,開放國外車手參與,有助提高賽事水平,數目限制有助避免外援當道的局面,讓本土車手有機會在外援中突圍而出,提升水平
1600cc是現時CCC的技術集中之地,短時間內,只容許中國車手參賽有助提升國內車手水平,但隨著賽事水平提高,勢必吸引更多國外車手的注目,因此長遠而言,開放國籍是有需要的,但這是後話。
還有,為促進國內的賽車技工技術發展,應限制使用外援機械士,讓本土工程人員有足夠的機會吸收經驗,但又不宜完全制止,好讓國人有機會從中學習。
為了鼓勵環保汽車的推行,應對使用環保燃料(如生物酒精)作出優待
可以像F1和A1一樣,提供網上實時排名表,有助車迷理解賽事實況
可以增加賽事舉行的地方,如到澳門,上海天馬山,新開的成都金港,甚至在不同省市進行街道賽(最好來香港^_^",要不在北京A1也可以),增加曝光率。如果能到澳門作賽,更能吸引國際視線,希望不要死守不做支援賽事的原則,或者可以以表演賽的名義到澳門跑一場不計分的比賽以作宣傳,就像2004年的上海DTM一樣,而且小了重複賽道使用,賽事變數也更大,但為控制成本,不建議在短期內增加賽站數目,維持在六站。
可以效法A1,實行雙回合賽制,也就是一天內連跑兩場,第一場成績決定第二站排位。甚至效法WTCC,在次回合實行逆向排位,也就是在第一回合完結後,前八名的排位會掉轉,賽事的變數也更大。也建議採用Rolling Start,因為會使起步競爭得更激烈。
再強調一次,不要死守不做支援賽的原則,這樣會錯過很多讓CCC在國際曝光的機會。
建議的賽程(不依次序):
1.北京金港
2.成都金港
3.ZIC(中國FIA GT 支援賽)
4.某省市街道賽\上海天馬山\北京街道賽(中國A1 GP 支援賽)
5.上海F1賽車場(中國 GP 支援賽)
6.澳門東望洋賽道(東望洋大賽,澳門 GP 支援賽)
最後,1600cc應該增加參賽名額,對於中國汽車技術尖端集中的賽事而言,10隊的名額實在太小,現在已經有八隊是廠隊,這樣最終會呃殺小車隊的生存空間,現在如力帆,東風本田,廣州豐田,奇瑞和一汽都有能力參賽,只在乎名額和車廠的意願,建議增至20隊,讓更多廠商可以參賽的同時保留小車隊的生存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