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赛车网购物区,车迷来看看
楼主: sanda

汽联目前正在听取各方意见,完善CCC规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3 18: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上支持Road Show,英明

如果經費許可,在國內的國際車展搞一個CCC陳列室也不錯

如果有贊助,該到國外出賽,台灣也不錯,台灣有不錯的賽車場

发表于 2006-9-25 20: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一隻電腦遊戲

发表于 2006-9-27 17: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多发言啊。
发表于 2006-9-27 18: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頂上去
发表于 2006-9-27 21: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论汽车场地锦标赛CCC的未来之路 fficeffice" />

一、        CCC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CCC开办已快3年了,从目前情况看,它还没有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为了下一步的发展,在此时作以适当调整,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做好CCC这么一件大事,这么个系统工程,也不是一噘而就的事,它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完善。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圈内小气候,以及时代推动下,如何准确地把握发展方向,的确值得大家探讨。

不仅是从国外的发展规律来看,还是从赛车运动的本质来看,我们认为CCC应该是一块价值上亿的大蛋糕,所有参与的人理应可以从中分得一杯美羹。但像现在这样,我们不仅没有从中得益,反而还要亏损,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吃蛋糕方法有问题。其实,要真正把这块蛋糕做大,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国情下,要充分借鉴F1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汲取中超足球的失败教训,走出一条CCC自己的成功之路。

我们认为,CCC不同于拉力赛,它一个舞台上的一出戏,其快速切入的方式是一种“以点带面”的形式。这里所说的点,是指的是少数的赛车明星,所说的面,是指整个CCC赛事。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主要是从中国的国情考虑的,因为在我们国家,人们受工作、家庭、生活的拖累,加上对赛车缺乏深入了解,真正的赶场子的铁杆级车迷并不多,大多数都是从媒体或他人道听途说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媒体和人们的口碑这一关。而要打通这个关口,CCC必须有一个整体形象,有一个为公众所熟悉的代表人物,否则,一盘散沙的,将全盘皆输。大家可以想象,有很多看超女表演的人其实也并不懂音乐,只是人云亦云看某某某。还有些看F1的,也并不懂F1,只是看舒马赫的。但不管你看谁,有了人气,有了卖点,商人就会自动地找上门来,投资发展就没有问题了。只要各路人马(赛会、媒体、车队、车手、车迷等等)围绕着造星这个中心轴转,就不愁造不出星。有了明星,就会有投资,就会有人气,就会有赛事,也就会有发展。特别是,国内的赛车明星在国外如果有好的表现,其赛事的影响力就更大了。

为了造星,赛会将为车手提供良好的、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和转让制度,因为这样,有利于赛事聚集人气,稳定推广,并获得赞助;为了造星,车队也将为车手提供优越的培训和发展空间,因为这样,车队也可以利用明星效应和转让明星发财;为了造星,媒体也将更深入和全面报道赛事及明星扉闻,因为这样,媒体可以加大发行量;为了造星,全国将有无数的车迷及他们背后的投资者加入到赛车事业中来,因为成了明星后,他们也可以出名和发财(虽然最后只是极少数人成功);为了造星,全国的车迷将会鼎立造势支持,因为这样,他们将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为了造星,全国将产生一批著名教练员,一批著名经纪人,一批著名车队老板。。。。。。

因此,我们认为,建立以制造赛车明星为中心,以铺开赛事为基础的新的CCC机制,是今后值得考虑的发展思路。

 

 

发表于 2006-9-27 21: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CCC现阶段存在的问题fficeffice" />

CCC虽然出生才有三个赛季,但目前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暴露了不少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正视这些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对我们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益处。

首先,从领导层面看,存在着对赛事长远意义和目的把握不准,有明显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裁判不公”的问题,直接导致比赛环境恶化,大大影响和打击了各路参与者的积极性,极大降低了赛事的公信力。

突出的事件有:2004年上海站第一站获胜赛车检验超重,没有受到处罚;2006年珠海第一站比赛中受到外力帮助而获胜的赛车,没有受到处罚,等等,都是赛会明显公然违反赛事规则的案例,并且引起大家强烈不满。此外,在车辆改装(特别是发动机改装)规则的执行和查验方面,严格就根本谈不上,可以说是放任自流,规则被束之高阁,只要没有投诉,爱怎么搞就怎么搞。导致了众多的车队、赞助商、车手、车迷对赛事的失望。如果这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任意发展、蔓延,将可能导致腐败的产生,比如某车队为了获胜,用金钱收买某个环节,就像足球赛中收买裁判员一样。还有,CCC赛会专业人士不多,人手不够。比如,车辆的检验官只有一个人,要管几十台发动机,几十辆车,严格执行规则的确是件很难的事,实际上就是个摆设。

说得简单通俗些,就是有了法律,却没有严格执行法律的决心和手段。

其次,对于参赛车队这个层面来讲,现在只注重硬件投资,轻视软件投入。比如,由于允许发动机无限制增大马力,所以车队在赛车发动机动力改装、维修方面,不惜血本,一掷千金,大搞军备竞赛。其后果就是,车队在人员的培养方面就显得很吝啬(一方面也许钱都无限烧在了发动机上吧,另一方面认为发动机的动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吧),车手平时都没有什么训练,只是在比赛前几天,到比赛场地试试车,熟悉一下(因为练习也是要花很大费用的,比如,在上海赛车场,一台车在赛道上一个小时的总开销估计得一万元左右)。为了省钱,车队也没有专职教练,很多车手没有后继具体的正规的指导和教育,仅靠三天培训就上场,素质普遍不高,导致赛事中不懂规则,不重视指挥,频频失误受罚。在我国,可以说,一百万可以买一台大马力好车,但你花五百万也买不到一个好车手,因为没有好车手可买,而想快速培养则在时间和风险上都很成问题。国家不花钱培养,车队不花钱培养,自己又没有钱,你说人才那里来?与国际比,我们赛车手水平不是小儿科那才怪呢?

而且,车队对赛车有关键作用的空气动力学的研发投入也是能省则省,基本为零,既没有设备,也没有人员,更没有条件做试验,顶多买个民用车的大包围和尾翼对付一下。即使对核心部件----发动机的改装也是请外国技师,买外国配件,或者干脆就搞拿来主义,花重金叫外国人搞,搞好后整个空运国内,安装上赛车就用。所以,现在CCC赛去赛来,看的也就是赛道上飞弛的几十台发动机,拼的是谁马力大,比的是谁有钱。至于3C的精神、赛车文化、能否产生明星、其它等等并不重要了。

说得简单通俗些,就是车队宁愿花重金买马,却不肯多花点钱买鞍。

最后,与CCC合作的媒体,在赛车的宣传手法上,特别是电视广播上,缺乏专业水准,在取景角度、画面对象、解说台词方面欠佳,没有充分挖掘和体现赛事的激烈程度,也有使人乏味之处,要多学习国外的先进方式。比如,转播时多次发生长时间地拍摄一个车队的二台同型号车辆在赛道上的镜头,而忽略不同车队之间的竞争。这就像国际乒乓球比赛,冠亚军如果在中国队之间进行,大家就感到看不看的就无所谓了,这也将导致人气的逐步下降。

 

 

发表于 2006-9-27 2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fficeffice" /> 

三、   CCC采取的改革方法

根据赛事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的实际国情,我们认为应采取如下的具体方法。

首先,赛事委员会要给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比赛环境,这就要求严格执行赛事规则(包括比赛规则和改装规则),这是聚集人气,振奋人心的基础,也是产生赛车明星的保证。大家想想,如果国际田径赛的110米跨拦比赛不讲规则的话,可以抢跑,运动员可以随便使用兴奋剂的话,我国的刘翔还能取胜吗?用兴奋剂取得的成绩大家认可吗?大家还相信这个赛事吗?还有中国足球,玩了几十年,据说在亚洲还只是三流水平,就是不公平、不公正、假球、黑球造成的结果。而在赛车界,给赛车的动力进行非法改装,实质就是给赛车用兴奋剂。

为了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在目前的非常情况下,应尽快采取措施解决,我们建议:

1) 取消投诉门槛,让车队和车手零成本投诉。如果原来3万元的改装投诉押金和1000元的比赛投诉押金取消后,将有利于相互监督。当然,为了避免恶意投诉,可规定:针对同一事件的投诉如果三次没有发现问题,可取消投诉人的权力一个赛季,并让被投诉人在该事件上免于继续被投诉。对查出来的问题,尽快适当处罚。罚款是次要的,关键是要取消成绩和通报批评。

2) 每次比赛时,临时成立二个独立委员会,一个是负责比赛规则的执行、监督和初级仲裁,一个是负责参赛车辆改装规则的执行、监督和初级仲裁,他们作为建立公平公正的第一道防线。现任CCC官员则组成高级委员会,作为第二道防线,负责把握方向、制定规则及终审裁决。独立委员会的人员必须是熟悉赛车的专家、学者、车队经理、车手、裁判员等,579单人数表决,中心任务是在赛事规则下,维护比赛的公平和正义。

其次,有了规则的严格执行机构,但没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好的规则也不行。我们认为,CCC的规则制定要有利于长远利益,要有利于公平公正,要有利于降低成本,要有利于观赏性,最终要有利于产生明星。

CCC经过这三年的发展演变,在现行规则下,产生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在赛车发动机上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无穷尽的加大赛车马力,无限度的改装,没有底线的烧钱,车队的目的是:想烧更多的钱获得更多的动力,再用更多的动力获得更好的成绩,然后用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多的钱。。。。。。就这样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就像传销一样,哪一天资金链断裂了,就全部玩完,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且在军备竞赛过程中,由于没有上限,不着边际,动力差异很大,谁都花了大价钱,但都没有占着优势和便宜,而且,很多车队都快撑不住了。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国外赛事(如F1WRC等)都采取了积极措施予以阻止,所以我们也建议CCC采取如下措施:

1) 赛会进行的充分调研,制订符合中国国情、消费水平的、严格的量产车改装规则,细化和明确赛车发动机可改装的部件和范围,从根本上限制军备竞赛;

2) 由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的专家成立一个独立委员会,专门负责参赛车辆改装规则的执行、监督和初级仲裁;

3  上述方法比较正规,但有个缺点,那就是成本高了点。要调查,要人力,要时间,要精力,要设备,要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等等,都要花CCC不少钱。在目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不知实施是否合算。为此,针对量产车赛这块,我们建议采用一种低成本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来限制疯狂的军备竞赛:

即限制汽油使用量的方法。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可以这样操作:要求1600CC组的赛车在80KM的赛程中,用油不得超过16升(按20L/100KM算),2000CC组的赛车,用油不得超过20升(按25L/100KM算),同时要求赛车在后备箱的统一位置安装符合FIA标准的相应容积的油箱(20L25L的,便于监管)。

采取上述措施的最大好处是:CCC赛会可以不严查发动机内部、进气、排气、电脑、等等了,只需掌握好油箱尺寸、量产发动机型号、赛车底盘、赛车重量、赛车外型、赛车安全设备。这样,又公平、又公正、又省时、又省力、又省钱。

由于现在参赛车辆均是各品牌的16V最新型发动机,赛车动力和用油量相互差不多,而且其动力和用油量是成正比的,所以限制了用油量,就等于是限制了赛车的动力,限制了赛车动力,就是限制了军备竞赛,就是控制了比赛费用。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一狠招。当然,在中国有个怪现象,什么事一放手就滥,一抓紧就死,所以赛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用油量,把赛事掌控好。

这样对车队也大有好处,他们可以把多余的经费和心思用到其它很多方面去,促进赛事的全面发展。当然,有人在比赛中愿花大价钱发明新型高效节能发动机(用更少的油发出更大的马力),成功了对世界的汽车工业是很大的贡献,应该还是鼓励的,但只怕是可能性太小太小了。

最后,赛会应制定培养赛车手的可行计划,鼓励车队培养新生代的车手,推出车手出让和转会制度,防止人才的无序流动和跳槽而给车队造成损失。加强对冒尖优秀车手的进一步指导,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降低赛车门槛,进一步地加强对赛事和赛车手宣传,吸引力更多的年轻人跟明星较量,争当明星,并投身于赛车事业中来。我们一定要造星,但要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造大家都服气和认可的明星,决不能造假星!

至于比赛的形式,我们认为,只要解决了目前的问题,有了好的环境,合适的土壤,怎么搞都会火的。

 

CCC在我国还是个新鲜事物,也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受篇幅和时间所限,本文不可能短时间内说得全面和具体,也可能难免有错误之处,欢迎广大行家和车迷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并可就本文中的任何文字、语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后续讨论。

 

声明:本文可免费任意转载、发表、引用、传阅。

发表于 2006-9-28 08: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车厂的介入,性能卓越的赛车的优势会逐渐突出,而叁赛车款则会相应减少,估计会由十队车队九款车变成若有3-5款车。以现在的仍势,吉利,日产和大众必在列中,华晨和现代如果保持发展势头也绝对有希望。

然後,由於1600CC组别的无限改装制,赛车的结构将会与街车的分别越来越大,由於已由厂提供的车垅断赛事,引擎需要通过发改委这项规定已名存实亡,在生产商的压力下,只要引擎在技术规格上符合赛例就可以叁赛。

随着赛车的质素提高,1600CC的引擎已经不能突显车厂的技术价值,所以排气量会逐渐提升

然後,由於动力提升,车子的大小亦会增加,亦会由现在的小房车逐渐转营为中型房车及房跑车等

继而,开始会有车厂改变驱动模式,就像DTM一样,街道版是前驱,但赛车版却是後驱,以增强在高速下的性能。

然後,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也会改配类似方程式赛车的格局以配合提升了的性能。

由於赛事完全升格,其它亚洲地区的车手开始对此项赛事加强关注,开始出现开放"只限中国大陆车手叁与"这项规则的声音,越来越多世界各地车手前来叁加。

最终,这项赛事就会与DTM,NASCAR和V8一样,成为世上最高级别的房车赛事之一。

Writed By Scania Fung @ 26/8/2006

 楼主| 发表于 2006-9-28 16: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由于去开阳拉力赛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好好来研究各位的帖子,,又是F1了,真是让我感觉头痛,,,

发表于 2006-9-28 19: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拍一套以CCC為背景的電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赛车网论坛 ( 沪ICP备15026038号-1 )

GMT+8, 2025-4-30 11:40 , Processed in 0.05635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 Singcer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