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努力無果 冠軍方程式進中國為何如此難 |
日期:2007-06-08 作者: 來源:新浪體育 |
美國冠軍方程式(Champ Car World Series)要進入中國早已經不是新聞。三年前,CCWS的股東之一凱文-卡爾霍文(Kevin Kalkhoven)親自來到北京與有關方面談判,並與北京體育局在金港賽道簽署意向書,但從此卻與北京沒有了關係。
原因之一是,北京沒有符合舉辦高級方程式賽車比賽的賽道。美國方面當時提出了兩個方案:舉辦街道賽和將金港賽道擴建。後來隨著與投資商談判的破裂,兩個方案都未能實現。
其實,就在美國人與北京談判的同時,美國的另一隊人馬已經到了珠海。去年底,珠海將承辦冠軍方程式的消息浮出水面,並很快公佈了中國站的比賽時間:2007年5月20日。實際上,冠軍方程式與珠海方面的談判非常艱苦,珠海市政府對這項賽事的認識也不足。
珠海的賽道並不完全符合美國冠軍方程式的要求,需要做一些小小的改動。但珠海方面對賽道的改動並不積極,導致談判的時間過長。就在美國方面宣佈5月20日舉辦珠海站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為推遲比賽時間做準備了。
不僅是珠海方面態度不積極,中國汽聯在國際汽聯的壓力下,也不積極為10月的比賽日期做努力,中國站比賽時間也是最後一刻才上報國際汽聯。
美國冠軍方程式是一個純美國式的比賽,但其國際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其中一半參賽車手是非美國車手,比賽地點也由南北美洲,擴大到澳大利亞、歐洲。當冠軍方程式最終將觸角伸到亞洲的時候,引起國際汽聯和F1推廣人伯尼的高度警覺。
國際汽聯害怕冠軍方程式衝擊F1就是最直白的理由。相比之下,美國方程式門檻低,投資少,更加環保和承辦費用低、娛樂性強,這些都是F1一時無法抗衡的。F1在中國立足未穩,還經受不住對手的衝擊,一個A1已經讓F1相當頭痛了。冠軍方程式在中國登陸的重要意義是打開了亞洲市場,這是F1絕對不希望看到的。
|
|
資料照片 | | |
==========================
這證明了FIA雖號稱國際,卻只以自已的利益先行,不理會亞洲地區賽車發展的利益,因此,亞洲賽車界應該起來獨立,即使使用相同賽車規格,在賽事管理上也應該獨立,防止ATCC被降級事件重演,並建立亞洲區的世界級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