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赛车网购物区,车迷来看看
查看: 1091|回复: 1

F1--节省燃料的催化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7 16: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Max Mosley<BR>翻译:Willam Tang<BR>Coby from 车主杂志(F1 Racing)<BR><BR>最近F1一直谈论要引入一项科技,除了有利於超车,加强比赛刺激性外,在使用这种技术时,车队还必须研发一个特别系统,其最终成果,是汽车生产商把它放诸民用,因此连普通驾驶者也能节省燃油。近年来,F1久未出重大的技术突破,所以这个概念,除了推动F1的发展及增强吸引力外,对观众甚至汽车生产商都有莫大裨益。<BR><BR>所说的科技,就是容易车辆於比赛其间,於有限时间内增加马力。其实,在10年前已有3支车队研发这种系统,原理是把制动时释放的能量储存下来,用以辅助车辆於尽油时,释放这些能量并短暂增加马力。可是,基於成本及安全考虑,这种科技都被禁止了。但昔日的安全问题已经解决,至於成本一环,以今时今日汽车生产商们年花1亿英磅研制F1引擎的标淮来看,已经变得微不足道了。<BR><BR><BR>常見的混合燃料車,早已能夠儲存制動發出的能量,但與理想仍有距离:一,这种混燃车必须使用特制汽车电池,由於电池充电效率不高,一旦使用较重制动,大部份能量都会以热散失;第二,整套系统包括电池,电动马达及其它部件,总重量不轻,除了占去车辆不少空间外,亦会影响耗油量。不过,如果这两个缺点能够消除,系统能够储存以循环再用能量,加上轻量的条件,就可以加强车辆加速力外,减低耗油量。<BR><BR>这就是所谓马力激发系统(Power Boost)了。如果引入到F1中,车队工程师们必然会不惜一切设计出一套可以储存最多能量,最小型及最轻量的系统。为了提这种科技尽快用到F1上,研发工作一定远超部份汽车生产商的缓慢步伐,更新的版本亦会不停出现,不会像普通混燃车般,数年才作一次改款。<BR><BR>假设我们限制"马力激发系统"的重量不超过20kg,却不干涉科技上的进程,那麽在电子,油压及机械三方面必将得到重大突破。以现今的科技水平,制造一个重20kg,储存40万焦耳能量,以9秒时间激发出30匹马力(这个马力及时间足以使一辆重2000kg的车辆加速至70km/h)的系统并不困难。事实上,以现在的发展步伐看,至2009年,系统性能更可加倍。<BR><BR>驾驶F1的制动时间虽然极短,但却能释放出每秒超过2500匹马力。据估计,装上这个系统後,车辆只需一圈多就能令系统储满能量,让车手於比赛中使用。试想想,在意大利站赛事中舒密加和亚郎素的对决,如果加入了这个系统,将会是多麽精彩绝伦啊!<BR><BR>一旦发展出这套系统,相信不消多久就能造出成本较低的版本,放到民用高性能车上,令车辆降低油耗时,同时大幅加强加速力。当驾驶者踏制动时,系统就会储存并循环再用那些能量。推而广之,当一般车辆都配上这种系统後,就能达到节省燃料的目的。<BR><BR>研制马力激发系统的意义比搞尽脑汁思考如何把引擎提升几百转更具意义,因此我们正邀请经营汽车生产的车队,为2011年的引擎规则作出建议,我们亦打算以耗油量而非排气量去限制引擎马力,使车队在考虑规限的供油量下,思索如何替车子增强马力,最终目标就是透过汽车生产商对节省燃料作出贡献。<BR><BR>或许你会问:开发成本怎样?答案是汽车生产商----停止每年一亿磅的投资,把钱放入本已研究中的马力激发系统即可。当中虽然仍涉及大量科研工作,不过相比起现时所花的仍是不外如是。也许,F1就是整个概念的催化剂。<BR>
发表于 2006-7-27 22: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IMG src="images/Emotions/33.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赛车网论坛 ( 沪ICP备15026038号-1 )

GMT+8, 2024-6-1 14:19 , Processed in 0.0690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 Singcer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