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瑞车队经理赵蓉明
CRC开阳站曲终人散,各奖项名花有主。70多辆赛车参赛,辗转于贵阳-南江大峡谷-开阳地界,着实“拉力”了一把。在貌似浩浩荡荡的大军中,对CRC是进还是退的问题上,中游车队选择的多是原地踏步。
以一汽大众庆洋、333等第一集团的俱乐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由于身后有汽车厂商的投入,车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对赞助商的回报,对综合效益的期待。希望赛事可以更精彩、更加专注的运做,过多的参赛车辆会降低比赛观赏性,减少刺激性。因此认为CRC参赛车辆数量以不超过50辆为宜。
以众多的私人车队为代表的第三集团军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赛车还处于进步阶段,需要宣传引导,所以应该对赛手降低门槛,打造平民化的运动,加厚金字塔的底端。
以湖北天欣雪铁龙、奇瑞星飞腾车队、佳通轮胎等第二集团军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国内几大车队已经形成,投入巨大,自己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与其倾家荡产的搏一把,不如以比较小的代价,稳守目前的位置。
作为主管部门,中汽联的态度显得比较开放:只要给报名费,大家可以一起搞。
中游车队想法不尽相同
奇瑞星飞腾车队是很典型的例子,车队进入CRC已经三年,虽然身后有奇瑞厂商支持,但是大部分经费还要车队自己来承担,车队在去年使用了未做动力改装的奇瑞旗云之星,同时也是所有参赛车型中唯一一款市场售价低于5万元的车来跑CRC,8月6日的开阳拉力赛车队由3台奇瑞旗云和A5 组成,结束之后,这支车队以8分车队积分,稳居车队第四。车手包括车队经理赵蓉明都是四川本土车手,赵蓉明从做4S店到组织圈内朋友玩,再到搞起一支车队,广开资金来源,领航员还
可以给车队交点钱,这种运作,充满了川人特有的生意智慧。
最让赵蓉明揪心的,是在比赛中接到车手打来的电话,车手退赛或是赛车撞了,都是不小的损失,这时候失望就慢慢爬上了眉梢。
2007年东风雪铁龙的C2赛车强势加入CRC,天欣雪铁龙已逐渐成为第二集团的领军车队,尤其挖来王少锋之后,车队如虎添翼。当初场地赛冠军王少锋投奔赛拉图,赛拉图和海驾都表态:“只要来(留),什么都可以谈”,王少锋的经验可以稳固的把二线队的成绩提升到应有的水平。

佳通车手涂荣政
比起第一集团军,天欣雪铁龙车队经理陈虎介绍说,虽然拉力赛场每年能得到雪铁龙二、三百万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天欣车队同时要跑场地和拉力,车队负担也是不小的,尤其场地花费大力气去改装,单圈成绩可以提升了但名次不一定提升,这样,在可能的情况下去争一争领奖台就成了车队最现实的做法。在日常运营上,做一些活动,小比赛,精打细算静等赛车市场成熟。
佳通的情况也差不多,车队经理黄威志显得格外辛苦一些,为了节省人力成本,经常是经理、司机、公关一肩挑了。车队成绩,正常情况下几乎不用问,也是四-八名。
跟随者什么时候能跟上?
在国际杯组比赛中,由于斯巴鲁、三菱等厂商的介入,丰富的国际比赛经验对第一集团军车队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逐渐拉大和第二集团军的距离,众所周知,赛车运动差一秒,往往意味着上千万的投入差距,这也是很多中游车队望而却步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中游车队很多赛手、经理都是出身于老板或者私营者,对成本和收益看的很清楚;另一方面,对国际化的运作方式还缺乏了解,占个“坑”为主;还有一些在做观察,租车,积蓄力量。客观上,由于中游车队缺乏像雪铁龙这样能够威胁领奖台的实力,更缺乏专注的精神和忍耐的心态。也使得CRC整体竞争不够激烈,而有变相为几大厂商的“车展”的迹象。
在别人“车展”下跑比赛,中游车队需要的不仅是忍耐、“想法比较多”,更需要一些心胸气魄和行动。(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