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lly一向都是較難搞出名堂的,因為比賽可觀性較低,也不可能進行直播。所以Rally搞不出甚麼是不足為奇的,只是Rally的場地和賽車要求比較低,也容許較高年齡的車手,作為一個後來者,先發展Rally是比較快捷的方法,但論經濟和宣傳等長遠效益,Rally是遠遜於場地賽的。
你所說用賽事來驗測車廠車子的質素,在WRC就見到了。因為Rally跟本不是車子和車子比賽,而是車手和車廠與自已的比賽。如F1的車手之間就甚少會有交流,但WRC的車手之間關系卻不錯。
再說,CRC搞了這麼多年,有沒有出現過CCC現在的局面?
難道因為CRC沒有車廠支持,就要抹殺CCC的發展機會嗎?
發掘車手,比試車手的技術這些工作,就交由Polo Cup和AGF做吧,CCC是車廠和車隊間的比試。
情形就跟足球和藍球一樣,難道要求上海申花的球員全都是上海人,紐約人的球員都是紐約人嗎?
車廠的投入,車廠技術的比試,正正就是港、澳、台,馬來西亞及東南亞各國夢寐以求的賽事模式,也就是世界各地房車和GT賽行之有效的辦法,作為中國人卻在反對這種賽事,是不是有問題?
Rally賽做不出知名車手,是因為中國還未有代表性的車手,要先有第一人衝出國際,人家才會留意你的,尤其是觀賞性低的Rally
而場地賽,除了代表車手外,車商的投入和宣傳是最重要的。如JGTC一樣,日本以外的人都是透過接觸車商的廣告而非賽事的廣告接觸該賽事的。
而CCC今年才踏入第四年,就想靠這樣在國際闖出名堂,未免太早了吧,只是,路是走對的。車商投入,賽事就會隨著車的外銷而同時推廣出去。如香港的日產代理就利用CCC的成績不斷為TITDA賣廣告,這也為香港人提供了第一個接觸到CCC的機會。也希望同樣有外銷的民族品牌吉利也在中國以外的地方以CCC成績打廣告。
另外,由於CCC對車手的國籍限制太大,也小不免給外人一種閉門造車的感覺,所以,在賽事成熟後,應考慮逐步放寬參賽資格。 |